意大利贵宾会(中国)有限公司

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教师培训网>>学员心声>>化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19-11-12 23:54:38


11月2日有幸聆听了沧州市华北油田沧州学校郑志刚老师主讲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讲座 ,郑老师的讲座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收获颇丰,不仅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实验教学更是获得了不少新感悟。

当今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发展和更新更是日新月异,它会随着学习者的不断学习,在学习本身那里得到不断拓展、深化、提高。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更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平时注重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提高化学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外,还应掌握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今天,郑老师对初中一些化学实验进行了合理化改进,使得现象更明显,可操作性更强。同时,郑老师提到课本上“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所列举的活动不要求全盘照搬,在教学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也可以增补更适合的探究活动,其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应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去完成。

郑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讲座:一、《化学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的;三、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案例及分析。

郑老师共呈现给大家八个原创改进实验,不得不感叹郑老师的实力如此强大,不得不佩服郑老师的实验精神如此务实求真。以木炭的吸附性的改进实验为例,郑老师改进后的实验操作为:将一个粘有木炭条的橡胶塞放入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中,将另一个粘有木炭条的橡胶塞放入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中约半分钟后,迅速取出,分别塞入通管的两端,很快通管中产生白烟现象。

改进后的实验具有以下几个意义:1.弥补空白全面化。木炭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用它来吸附色素和吸附有异味的物质。教材中我们看到的实验都是吸附有色物质的,如吸附红墨水、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等。因为没有吸附无色异味物质的实验,所以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误认为木炭只能吸附有颜色的物质;本实验所用药品为无色物质,弥补了这一空白,从而使学生全面充分理解木炭的吸附性。该实验是一个合二为一的综合实验,既可以新授课时做,也可以在中考复习课时做。 2. 黑白对比明显化。现象明显,尤其是木炭的黑色与反应生成的“白烟”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很好地诠释了浓盐酸与浓氨水相互接近时的“空中生烟”现象;并且通过明显“生烟”现象的产生过程,能够充分解释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观点。3.微型简约绿色化。实验操作简单;仪器用量少;不需取出药品;活性炭廉价易得,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从而使实验更加节约微型化。另外该实验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减少了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从而更加绿色环保。“白烟”乃氯化铵,最后对通管水冲处理,是极好的绿植肥料。4.趣味性强神奇化。趣味性强,当学生看到木炭条伸入通管片刻后,有飘缈的“白烟”形成时,感到异常神奇,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探究积极性。

通过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创新,不仅可以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使我更进一步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应认真组织学生完成好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必做实验,重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应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利用替代品进行实验,开展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等,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升华,比死记硬背会有更深刻的印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次讲座我还体会到: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应树立全新的实验教学资源观,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丰富化学课堂教学信息,真正落实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使化学教学呈现出创新活力和勃勃生机。

                         唐山市乐亭县汀流河镇汀流河初级中学 姚玉斌

 
XML 地图